日日有新闻

出自宋代陈文蔚的《五月十二日闲中偶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rì yǒu xīn w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半迎勤。
自得地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犂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

《五月十二日闲中偶作》是宋代陈文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月十二日闲中偶作,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半迎勤。
自得地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犂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陈文蔚在五月十二日闲暇时的心情和生活态度。他与黄卷对坐,日复一日地交流新闻。青山中不常见的情景时刻都有美好的客人相伴。他心境宁静,不受功利的心思困扰,也不需要半点勤奋的迎合。他自得其乐于田园之地,何必去追逐市朝的纷扰。他种植菊花绕庭,期待着秋芬的黄花。琴书随意归来,不必思念白云的飘逸。他用犁和锄整理着田地的荒芜和污秽,用菽水享受着早晚的欢乐。除了这些,他还渴望什么呢?他愿意甘心做一个务农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陈文蔚的田园生活态度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他以诗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理念和追求。诗中的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展示了作者与朋友的交流和对新鲜事物的关注。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表达了他在田园中的宁静与愉悦,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不动利害心,且无半迎勤,表明他远离功利和追逐名利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描绘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期待。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不受外界纷扰,自在自得。犂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展示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将自然与劳动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对朴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事的超脱和对朴实务农生活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