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一迹地

出自宋代戴表元的《读阆风题林隐诗追和赠汪秀才》,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lín yī jī d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山林一迹地,尘土二毛年。
避世书为屋。
谋生药当田。
卉衣从俗制,疏从学僧煎。
渺渺沧溟去,今谁鲁仲连。
()
山林,尘土,二毛,谋生,卉衣,从俗制,学僧

《读阆风题林隐诗追和赠汪秀才》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林中有一个小径,多年来积满了尘土。我避世而居,以读书为家。为了谋生,我种植药材于田园。我穿着简朴的衣服,追随僧侣的简朴生活。时间如同渺渺沧海,如今谁能像鲁仲连那样留名史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追求自我修养和简朴生活的隐士的心境。诗中的主人公选择了与尘世隔绝的山林生活,将读书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以种植药材为生计。他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僧侣一起学习,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完善。同时,诗人也意味深长地提到了鲁仲连,暗示了对于英雄人物和传统价值的敬仰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山林一迹地,尘土二毛年,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与尘世隔绝的决心和长久的隐居生活。避世书为屋,谋生药当田,表达了主人公寻求内心宁静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意愿。

诗词中的卉衣从俗制,疏从学僧煎,传达了主人公追求简约和清净的生活方式,与僧侣们一起学习修行。渺渺沧溟去,今谁鲁仲连,通过与鲁仲连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含蓄而深沉,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简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凸显了对于传统价值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戴表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