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死坐不饮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ǐ sǐ zuò bù yǐ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子云性滑稽,寓意颂酒德。
鸱夷虽胜瓶,岂终无腐日。
子反以此毙,孟公卒自贼。
万物有中道,盍少循轨则。
唐用交州督,畏瘴避远役。
抵死坐不饮,如此固为失。
此齐有孙生,执笔老敕勒。
一夕醉不起,彼亦岂为得。
()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滑稽的风格表达了颂扬酒德的寓意。通过对子云、鸱夷、子反和孟公等人物的描绘,诗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转折,以及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秋晚杂书三十首

子云性滑稽,寓意颂酒德。
鸱夷虽胜瓶,岂终无腐日。
子反以此毙,孟公卒自贼。
万物有中道,盍少循轨则。
唐用交州督,畏瘴避远役。
抵死坐不饮,如此固为失。
此齐有孙生,执笔老敕勒。
一夕醉不起,彼亦岂为得。

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方回滑稽的创作风格。他通过描绘子云、鸱夷、子反和孟公等人的故事,表达了对酒德的颂扬和思考。

诗词首先提到了子云,描述他的性格滑稽,将其视为寓意颂扬酒德的象征。接着,诗词提到鸱夷,指出即使鸱夷胜过酒瓶,也不可能永远不变质。子反因为这个原因而丧命,孟公则被贼人杀害,这表明了命运的无常和转折。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词表达了一种哲理观点,即万物都有中庸之道,只有少循着规律才能保持平衡。然后,诗词提到了唐代的交州督,他因畏惧瘴气而躲避远离的工作,坚持不饮酒,但这样做却被视为一种失误。

最后,诗词提到了孙生,描写了他年老时仍然坚持写字的情景。他一夜醉倒无法起身,这也说明了即使他如此努力,最终也不能得到所追求的东西。

整首诗词通过滑稽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酒德的颂扬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它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并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转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