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饥幸无戚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jī xìng wú qī,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
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
艰难一饭故,展转百忧集。
前臑不复梦,归灌畦数席。
芋自已足掘,豆荚亦可摘。
所烹无不美,自我锄上出。
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
()
君子,小人,仕籍,艰难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晚上,我读书的心情万千。君子以食用自己的德行,而小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虽然读了成千上万卷的书,却无法直接换取一文钱。如果没有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怎么可能登上仕宦的名册呢?艰难困苦只能换来一顿饭,忧愁烦恼却接踵而至。过去的幻想已成泡影,只能回到田间灌溉床席。自己亲手种植的芋头足够采摘,豆荚也可以摘取。无论烹调什么,都美味无比,都是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向那位充实内心的朋友致以感谢,因为我能够忍受饥饿而没有痛苦。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晚上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表达了知识与力量的不同价值。他认为,君子通过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来丰富内心,而小人则依赖自己的身体力量来谋求生计。诗人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万卷书虽然不能直接换取金钱,但它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收获,使人具备登上仕宦的资格。诗中的艰难一饭和百忧集,揭示了读书的辛苦和内心的忧虑。然而,诗人并没有对这种境况感到绝望,他通过回归田园的生活,寄托了对自力更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对知识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他通过自我劳动的种植和采摘,表达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对劳动成果的自豪。最后,诗人向那位充实内心的朋友表达了感谢和敬意,因为他能够忍受饥饿而心无怨尤。这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知识的珍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知识与力量、自我劳动与内心追求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读书和自力更生的理念。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传递了对知识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自我努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这首诗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是宋代文人对于知识与人生的思考与抒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