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肉不画骨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ròu bù huà gǔ,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余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
太白,乐府,一扫,细读,自有,赠答篇,肺腑,情愫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作品。这组诗词以描绘太白(指李白)的豪放诗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豪放不羁的诗才的赞美,并将其与乐府诗相对比,称赞李白的诗歌作品一扫了梁隋时期的腐朽。诗人方回在对李白的诗词进行细读之后,发现其中的朴素之处,尤其是在赠答诗中表露出真挚的情感。他将李白的诗句形容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其中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意象。然而,方回也指出了一些问题,认为有些诗句过于华丽而失去了自然之趣。他将自己与李白相比较,认为自己在表达情感方面更为真切。最后,诗人提到了沈宋两位著名的诗人,认为他们的诗歌虽然工艺精湛,但却缺乏李白的豪放风格。

这组诗词通过对李白诗才的赞美,展示了方回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观点。诗中融入了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标准和对个人情感表达的思考,既赞美了李白的诗歌才华,又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反思。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诗人表达了对李白豪放诗风的喜爱,同时也对自己的创作方向有所思考。整首诗词以李白诗歌的形象为线索,通过对诗人创作风格的评述,展现了对古代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这首诗词在表达上相对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深刻的意蕴。通过赞美李白和对自我创作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古代文学的敬仰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他也提出了对诗词创作的一些思考,对于如何表达情感和追求自然之趣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种对文学和创作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既具有赏析价值,又能引发读者对诗歌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