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岂元可拟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qǐ yuán kě nǐ,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雕,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
不同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对古代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称赞,以及对自身创作的自谦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晚杂书三十首》中文译文: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雕,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诗意和赏析:
在这首诗中,方回以自谦的语气,融入了对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位古代诗人的赞美。他表示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才,是世人所称道的,而自己与他们相比,无法相提并论。

诗中提到了一些景物和人物,如未经雕饰的池塘草,已经显得美丽绮丽;而堆放在阶梯上的芳香药材,已经显得华丽多姿。方回以此来暗示自己的诗才尚未经过深入雕琢,仍有待提高。

接着,他提到了唐代的元白诗人,认为他的诗才也无法与之媲美。方回指出自己的诗与陶渊明、谢灵运、元白等人有所不同,需要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要追求创作的真实性和巧妙的技巧。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方回列举了一些历史上的文人名士,如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等,暗示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物。他提到的两个泉水,表示这些人物的才华高妙,而四灵美则是对他们才华的进一步赞美。

诗的末尾,方回以生姜门和虾蜞来描绘美味佳肴,但与玉山的雪相比,仍然显得不如。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谦逊,将自己的诗才与煮荒荠相比,认为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这首诗表达了方回对古代诗人的敬佩和自己创作水平的谦逊之情。他通过对比和暗示,表达了对诗词创作的追求和努力。整首诗意含蓄,言简意赅,展示了方回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