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槁欲死

出自元代方回的《秀亭秋怀十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sè gǎo yù sǐ,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
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
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
时当蛰蛟龙,么麼况蝼蚁。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
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
秋风,落叶,流水,非贞,劲草,颜色,蛟龙,蝼蚁,不可,裳衣,阳春,游子

《秀亭秋怀十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秋风的来临为开篇,秋风从西北吹来,一夜之间便吹过了几万里的距离。接着,描述了湛蓝的长江和随风飘落的枫叶,枫叶随水流逝而去。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诗中转向自身的感叹。作者提到自己不像坚贞的青草一样,颜色已经枯槁快要死去。这里,青草可能象征着坚强和生命力,而作者则感到自己的力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衰弱。他将自己与正在蛰伏的巨龙相比,认为自己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更何况只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远行的悲伤。他认为自己必须前往边疆,但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衣物可以穿,甚至连破烂的棉絮都不足以理会。他痛惜自己不能享受阳春时节的美好,对远行的游子感到悲哀和惋惜。

整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身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自我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方回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的抒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