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欲再绿

出自元代方回的《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uě jǐn yù zài lǜ,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
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
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
不归视吾儿,于此拜饥腹。
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
()
僦居,古城,乔木,归视,穷山,况味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
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
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
不归视吾儿,于此拜饥腹。
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方回病重期间的境遇。他病倒在背离繁华的古城的僦居之中,望着楼西高耸的参天大树。经历了两年的寒冬,他终于看到了枯黄的叶子落尽,期盼着春天的再次到来。他回忆起往昔,鸟巢中的雏鸟因为得到精心照料而能够健康成长,而他自己却无法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只能在这里忍饥挨饿。孤寂的山中风景,虽然比不上那些名胜古迹,却胜于那些游客们的繁华景致。

赏析:
方回这首诗词以自身的病状和所处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他的孤寂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僦居背古城"和"楼西耸乔木"揭示了诗人居住处的地理环境,背离了繁华的城市,与大自然为伴。"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以鸟巢中雏鸟的成长为比喻,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不归视吾儿,于此拜饥腹"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只能在这里忍受饥饿的痛苦。

最后两句"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表明诗人虽然处在贫困的山中,但山中的景色胜过那些游客们所见到的名胜古迹。这种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彰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自在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家庭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方回在病榻上的孤寂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物质贫困的超脱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