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真归不须梦

出自元代方回的《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àn kě zhēn guī bù xū mè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楼前春水欲生蛙,楼上无眠夜忆家。
官道靴鸣知有雨,故溪船去好移花。
耆年极荷神只借,直性难禁世俗哗。
便可真归不须梦,烂烹新笋煮新茶。
()
春水,生蛙,无眠,官道,移花,直性,世俗,不须,新茶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前春水欲生蛙,
楼上无眠夜忆家。
官道靴鸣知有雨,
故溪船去好移花。
耆年极荷神只借,
直性难禁世俗哗。
便可真归不须梦,
烂烹新笋煮新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二月十六的夜晚独自品酒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人站在楼前,感受到春水即将涌动,蛙声即将响起,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然而,他却在楼上彻夜难眠,思念着远方的家乡。在这官道上,他能听到行人靴子的声音,预示着雨即将到来。他心中渴望乘船回家,就像移动花朵一样。然而,他已经年老,只能借助神灵的力量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但他的直性使他无法适应现实世俗的喧嚣。他认为只要真心地回家,就不需要做梦了。他期待着煮新茶,享受家乡新鲜的竹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对诗人思乡之情的表达,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诗人运用了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内心的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将春水、蛙声、雨声以及移花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官道上行人靴子声的描绘,传达了雨即将到来的预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心中思归的渴望。诗词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家归来的真实渴望,将归家比作煮新茶,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读来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乡愁和对家的向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