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极幽邃

出自元代方回的《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è zhàng jí yōu s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
策杖,幽邃,古迹,平生,贲趾,何味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城池带着一个孩子,
拄着拐杖走进幽深的地方。
村民们议论着老人和孩子,
古迹按照图志来寻找。
平生心中有一片丘园,
却远离热闹的市场。
行走在墟墓之间,
这其中又有何等滋味?
陆家的三位太守,
在这个国家享有荣誉和地位。
旧祠附着学宫,
情感使我感到相应的义务。
可惜雅公的墓,
被王氏家族占据。
君王对此并不满意,
似乎想要剥夺他的地位。
俗人的误解时常出现,
奉承和恭维相互纠缠。
口舌之争层出不穷,
怎么会如人意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方回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在乡间行走的场景。诗人带着一个孩子离开城池,来到幽深的地方,寻找古迹,听村民们议论着老人和孩子。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丘园的向往,但他远离繁华的市场。在行走的过程中,诗人思考着墟墓之间的意义和滋味。诗中提到了陆家的三位太守,他们在国家中享有荣誉和地位,但诗人却发现雅公的墓附着在王氏家族。诗人对此感到不满,似乎暗示君王应该剥夺王氏家族的地位。然而,现实中的俗人们却常常误解和纠缠于奉承和恭维之中,导致口舌之争层出不穷,与人心意相去甚远。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乡村中的场景,并通过对不同人物和境遇的对比,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病。诗中的丘园和墟墓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向往和思考,而陆家太守和王氏家族则代表了社会中的权力和地位争夺。诗人对于权力不合理的分配和俗人的虚伪行为表示不满,暗示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