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须钓鳌

出自宋代郭印的《送赞可参议赴临安粹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ǎi mén xū diào á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
乍辞王俭幕,行佩吕虔刀。
畿甸略舒骥,海门须钓鳌
平生忠信在,枕席过风涛。
()
春水,舟疾,去路,平生,枕席

《送赞可参议赴临安粹三首》是郭印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
春天的河水迅速地回到了船上,而秋天的离别之路却是漫长而高远的。

乍辞王俭幕,行佩吕虔刀。
刚刚告别了王俭的帐幕,身佩着吕虔的刀继续前行。

畿甸略舒骥,海门须钓鳌。
在边塞地区略显舒适的骏马上,必须要到海门钓取巨龟。

平生忠信在,枕席过风涛。
一生中的忠诚信仰依然存在,在风涛中度过了许多的枕席之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四种不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郭印送别赞可参议前往临安的心情。诗中运用了春水归舟和秋天去路高的比喻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离别的情感。

首先,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心情的起伏。春水归舟疾意味着离别之事即将发生,而秋天的去路高则暗示了离别之路的艰难和遥远。

接下来,乍辞王俭幕,行佩吕虔刀,描绘了郭印离开王俭帐幕的情景。这里王俭可能是指朝廷官员,而吕虔刀则代表着郭印作为官员所佩戴的军刀。这两句表达了郭印从官场离别,继续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然后,畿甸略舒骥,海门须钓鳌,展现了诗中的另一场景。畿甸指的是边塞地区,骥是指高贵的骏马。这里作者将自己比作骑在高贵的骏马上,必须前往海门钓取巨龟。这里的海门和钓鳌象征着远离家乡和面临的艰巨任务。

最后,平生忠信在,枕席过风涛,表达了作者一生的忠诚和坚定,虽然经历了风涛的考验,但依然保持着信仰和忠诚的品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情感、旅程的艰辛和作者的坚定信仰。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人产生对离别和远行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