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径堆残槁

出自宋代郭印的《扫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ǎn jìng duī cán g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
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
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
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
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
阴森,百亩林,不好,俗客,一色,天风,满径,复道

《扫径》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森的百亩林,向往之处无不美好。
世俗的客人何曾来过,幽静之地通向蓬莱仙岛。
一片色彩尽是琅玕,坚实而润泽如宝。
天风吹拂时,落叶满径堆积成残槁。
适逢宾客到来,课奴先痛苦地扫除。
只为使我心灵纯净,将其放置不复经过。

诗意和赏析:
《扫径》以描绘一处幽静的林径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林径被形容为阴森、幽静,但却充满美好。它所通向的地方被比作仙岛,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感觉。

诗词中的色彩描述,如琅玕(一种美玉)般的美丽,使读者感受到了林径的高雅与珍贵。然而,天风吹拂时,落叶堆积残槁,给整个景象带来了一丝凄凉和萧条的感觉。

当一位宾客到来时,诗人要求奴仆先痛苦地清扫林径。这表明诗人希望将一切杂念和尘埃清除,以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最后,诗人决定将这个地方置之不理,不再经过,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林径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清净、宁静和内心净化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幽雅而富有禅意的意境,引导读者反思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抛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