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情流未歇

出自宋代李复的《过弹筝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ú qíng liú wèi xiē,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悠悠薄洛水,东出弹筝峡。
昔人感秋声,舞跃中音节。
我来跨官马,屡渡随曲折。
水寒石齿涩,鸣调苦悲咽。
应有征人泪,泠然洒清血。
含恨变旧音,冷照关山月。
衮衮东入海,余情流未歇
掩耳不能听,挥鞭急超越。
穿云望前垒,晚路山雨滑。
去远犹自闻,回肠危欲绝。
()
音节,石齿,悲咽

《过弹筝峡》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悠悠薄洛水,东出弹筝峡。
长长的洛水在远处流淌,东流经过弹筝峡。

昔人感秋声,舞跃中音节。
古人曾感受秋天的声音,跳跃舞动在音符之中。

我来跨官马,屡渡随曲折。
我乘坐官马跨过洛水,多次穿过曲折的弯道。

水寒石齿涩,鸣调苦悲咽。
水流寒冷,石头的棱角尖锐,发出苦涩悲哀的声音。

应有征人泪,泠然洒清血。
应该有征人的眼泪,冷冷地洒下清澈的血液。

含恨变旧音,冷照关山月。
怀着遗憾,旧时的声音发生变化,冷冷照耀在关山的月光下。

衮衮东入海,余情流未歇。
洛水浩浩汇入大海,我余情未消散。

掩耳不能听,挥鞭急超越。
即使掩住耳朵,也无法阻止听到,挥动马鞭急速超越。

穿云望前垒,晚路山雨滑。
穿越云雾向前望,晚路上山雨滑落。

去远犹自闻,回肠危欲绝。
已经远去,仍能自己听到,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洛水经过弹筝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水流的寒冷、石头的锋利以及悲凉的音调。诗人借洛水和弹筝峡的景物,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遗憾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回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