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披拂香来去

出自宋代李复的《观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ēi fēng pī fú xiāng lái q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轥藉霜威欲断肌,傲霜挺挺发南枝。
微风披拂香来去,皎月勾添光陆离。
已入鸾台弄妆手,犹存谷口出尘姿。
苦无疏影横斜句,深愧林逋处士诗。
()
微风,披拂,来去,皎月,勾添光,鸾台,弄妆,犹存,尘姿,苦无,疏影,处士

《观梅》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自身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被霜威压得肌肤欲断,
傲然挺立的梅花发在南枝。
微风拂过,香气来去,
皎洁的月亮勾勒出光彩斑斓的景象。
已经进入鸾台,弄妆打扮的手,
尚存着谷口出尘的姿态。
遗憾的是,没有疏影倾斜的句子,
深感惭愧,如同隐居山林的逋士的诗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傲立寒冬的壮丽景象,充满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作者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诗中的“被霜威压得肌肤欲断”,形容了梅花在寒冷的霜天中的坚韧和顽强。梅花傲然挺立,不畏严寒,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毅力。

诗中的“微风拂过,香气来去”,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幽香,微风吹拂着梅花,香气随风飘散,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接着,诗中的“皎洁的月亮勾勒出光彩斑斓的景象”,表现了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色,月光照亮了梅花,使其更加美丽动人,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受。

然后,诗中的“已经进入鸾台,弄妆打扮的手,尚存着谷口出尘的姿态”,描绘了梅花的高贵和傲然。鸾台象征高贵,梅花进入鸾台,意味着它的地位尊贵。同时,作者提到梅花的谷口出尘姿态,表达了梅花高洁清雅的品质。

最后,诗中的“遗憾的是,没有疏影倾斜的句子,深感惭愧,如同隐居山林的逋士的诗篇”,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诗作有所无奈。作者认为自己的诗作无法像林逋那样疏影倾斜,深感惭愧,比喻自己的诗作有所欠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诗才的无奈和自省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梅花的美丽与高贵,以及作者对梅花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深思诗词:《观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复

轥藉霜威欲断肌,
傲霜挺挺发南枝。
微风披拂香来去,
皎月勾添光陆离。
已入鸾台弄妆手,
犹存谷口出尘姿。
苦无疏影横斜句,
深愧林逋处士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自身的无奈。

诗中第一句“轥藉霜威欲断肌”,描述了梅花承受严寒霜雪的坚强和顽强。梅花傲然挺立在南枝上,不畏严寒,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意志。

接着,“微风披拂香来去,皎月勾添光陆离”,通过描绘微风拂过的场景,表现了梅花散发的幽香,香气随风飘荡。皎洁的月亮映照下,梅花散发出独特的光彩,给人以美丽、幽静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已入鸾台弄妆手,犹存谷口出尘姿。苦无疏影横斜句,深愧林逋处士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诗才的无奈和自省之情。鸾台象征高贵和尊贵,梅花已经进入鸾台,象征其地位的尊贵和高洁。然而,作者深感遗憾,自己的诗作无法像林逋的诗那样疏影横斜,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因此深感愧疚和惭愧。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通过对自身诗才的自省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林逋的诗作的羡慕和敬仰之情。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高贵,以及作者对梅花和自身诗才的独特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