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去眼中瞙

出自宋代李覯的《寄怀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qù yǎn zhōng mò,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
不思明日忧,但敢今日乐。
欲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
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
()
燕雀,书卷,古人,今人

《寄怀三首》是宋代诗人李覯的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怀三首

龊龊复龊龊,
浅谋同燕雀。
不思明日忧,
但敢今日乐。

欲儒抱书卷,
未去眼中瞙。
谁将古人泪,
更为今人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为主题,揭示了作者对个人境遇和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首先,“龊龊复龊龊”,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浮躁和人心腐朽的感叹。这里的“龊龊”意为世道险恶、人心不正。作者通过简洁的形容词将这种不良现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暗示了社会的虚伪和浅薄。

其次,“浅谋同燕雀”,这句诗以燕雀喻人,暗示了社会中庸之辈的存在。诗人认为他们只有浅薄的才智和狭隘的眼界,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远大的抱负。

接着,“不思明日忧,但敢今日乐”,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态度。诗人表示自己不去担忧未来的困难和苦难,而是敢于享受当下的快乐。这种态度暗含着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积极面对的态度。

然后,“欲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描述了儒家学者对书本学问的追求和研究。然而,作者认为他们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深意。这里的“眼中瞙”指的是视力模糊,暗喻了他们眼界的狭窄。

最后,“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思考。这句诗意味深长,诗人认为古人曾经留下了许多泪水,而今人也将面临类似的困境和痛苦。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触动,使这首诗词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通过这首《寄怀三首》,李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浮躁时代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个人心态的表达,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