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如君识有馀

出自宋代李覯的《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jiàn rú jūn shí yǒu y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多少儒衣只假涂,贵来谁肯更观书。
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
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
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
()
儒衣,贵来,观书,未见,如君,有馀,六经,为准,权舆,可怜,后世,名空

《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腐败和功利主义的不满,以及对文化教育的珍视和对后世的忧虑。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多少儒衣只假涂,
贵来谁肯更观书。
译文:多少儒衣只是虚伪的涂饰,高官显贵来了谁还愿意看书。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上伪装和虚伪现象的批判。儒衣象征着学者和官员的身份,作者认为许多人只是表面上装作文雅的样子,实际上却对书本知识漠不关心。

赏析:作者以儒衣为象征,抨击了官场的虚伪和功利主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员们往往注重表面功夫,追求权势和私利,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修养。作者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其间或以文争胜,
未见如君识有馀。
译文:其中有些人以文才争胜,但还未见过像你这样有深厚知识的。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诗词才华的认可,并对诗人的学识和见识表示赞赏。

赏析:作者在这两句中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和学识。他认为虽然有一些人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还没有见过像诗人这样有深厚知识的人。这表明诗人不仅有才华,还有渊博的学问和见解,与其他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同。

长把六经为准的,
最应三代是权舆。
译文:长期以来六经被认为是准则,但最适合的应该是三代的事物。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学术传统的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敬重。

赏析:作者在这两句中探讨了学术传统的地位和价值。六经是古代学术的重要经典,长期以来被视为准则。然而,作者认为最适合的准则应该是适应不同时代的事物。他提到了"三代",指的是古代的夏、商、周三个朝代,暗示着要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来发展和应用学问。

可怜后世名空在,
直钓而今岂得鱼。
译文:可怜后世的名声空虚,如今直接钓鱼又能得到什么呢?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后世名利追求的担忧和对当下现实的思考。

赏析:作者在这两句中表达了对后世的忧虑。他认为后世的名声虚无,追求名利的人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收获。直接钓鱼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追求简单直接的事物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价值。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当下功利和虚浮风气的反思,呼吁后世人能够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追求真理和内在的修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腐败、功利主义和文化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后世名利追求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学问和内在修养的珍视。他呼吁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虚名和权势,而是要追求真理和深厚的知识。这首诗词道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并对后世的期望和警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