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尘滚滚落征途

出自宋代陆文圭的《有感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ī chén gǔn gǔn luò zhēng t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岁晚田园半已芜,缁尘滚滚落征途
送穷不见昌篱富,乞巧翻成子厚愚。
瓿下早知嘲尚白,缶边何似醉呼乌。
鸢肩枉作常何客,只合新丰伴酒徒。
()

《有感三首》是宋代陆文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一个已经过了年岁的田园,草木已经丛生,被尘土覆盖,仿佛是被战争蹂躏过的征途。这里的田园象征着宁静和安宁,而现实的社会却是充满了困苦和不公。作者感叹贫穷的人无法看到富贵者的墙垣,即使乞求巧计也只能变成愚蠢的行为。他提到了瓿下(即贫穷人家)早就知道嘲笑富贵者的虚伪,而缶边(即富贵人家)则酷似醉酒般呼唤着乌鸦。这里通过对比贫富两极的生活方式,抨击了社会上的虚伪和不公。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鸢肩和新丰。鸢肩是指鸢(一种鸟)的肩膀,表示鸟肩负着常常来回飞行的飞客,暗喻作者的身份和角色。而新丰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意味着新鲜美味的丰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酒徒们相伴的心情,暗示了他与这些酒徒有着共同的境遇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不满。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贫穷和富贵两极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嘲讽,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触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真实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