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花敷宝篆灰

出自宋代释宝昙的《和史太师蜗室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ò tīng huā fū bǎo zhuàn hu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卧听花敷宝篆灰,坐看野马与尘埃。
有时笑入棋声去,千骑雷奔挽不回。
()
坐看,野马,尘埃

《和史太师蜗室三首》是宋代僧人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倚在花间铺满宝篆的灰,
坐看着野马奔腾与尘埃。
有时我会笑着离开棋局,
千骑如雷地冲过无法挽回。

诗意:
诗人以宁静的意境描绘了自己与世隔绝的蜗室生活。他躺在花间,眼前是铺满了宝篆(即古代铜器上的花纹)的灰尘。他坐着观看野马奔腾而过,扬起的尘埃弥漫在视野中。有时他会笑着离开棋局,去追逐那如雷般奔腾的千骑,但却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对立和内心的追求。蜗室象征着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花敷宝篆灰则呈现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诗人透过窗户看到野马奔腾,尘埃飞扬,象征着外部世界的繁忙和喧嚣。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时会离开自己的棋局,去追求那如雷般的千骑,但却无法挽回。这里的千骑可能指的是美好而激情的事物,而雷奔则表达了它们的强大和无法阻挡的冲击力。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内外对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身处蜗室,但内心却向往外部世界的活力和激情。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他对外界的追求如此强烈,但他却无法摆脱自己的环境,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这种内在的矛盾使诗人的心情更加深沉和复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的冲突,展示了对外界的渴望和对自身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