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指地

出自宋代释法薰的《偈倾一百三十三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tiān zhǐ d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指天指地,讨甚巴鼻。
钉钉胶粘,刀刮水洗。
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
()
巴鼻,胶粘,水洗,儿孙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是宋代释法薰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指天指地,讨甚巴鼻。
钉钉胶粘,刀刮水洗。
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戏谑和讽刺的情感。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意象,揭示了社会现象中的虚伪和伪善。诗中的场景和动作在表面上看似恭敬,但实际上却缺乏真诚和礼貌。

赏析:
诗词以一种戏谑和讽刺的口吻,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揭示,展示了作者对虚伪和伪善的不满。首句“指天指地,讨甚巴鼻”中的“指天指地”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指称,而“讨甚巴鼻”则暗示了对这种行为的嘲讽和质疑。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动作和象征意象,如“钉钉胶粘,刀刮水洗”。这些动作的描述形象生动,但它们在表面上看似繁琐而细致,实际上却是空洞的,没有真正的意义和内涵。这种对动作的刻画,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中的虚伪和伪善。

最后一句“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则突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这句话中的“儿孙一杓香汤”是一种象征,暗示了虚伪的表面和虚假的外观。而“大似恭而无礼”则指出了这种表面的虚伪和缺乏真诚的态度。

通过这首诗词,作者释法薰用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形象,传达了对社会伪善现象的批判。他通过对比和象征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思考社会中的虚伪和真诚之间的差距,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反思。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关注,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