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大地悉证圆通

出自宋代释法薰的《观音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 dà dì xī zhèng yuán tō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
燕坐盘陀,不定不乱。
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
()
声闻,无所,大地,悉证,我方,悲愿

《观音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法薰。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当听到声音时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当看到色彩时却看不到真实的色彩。
如同燕子坐在盘陀花上,静定而不动乱。
完全证悟了大地的圆融,我满怀悲愿地度过人生。

诗意:
这首诗词以观音菩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赞颂和信仰。作者通过描绘听与视的境界,表达了在观音菩萨的引导下,心灵能够超越感官的束缚,达到超然的境界。观音菩萨被比喻为燕子坐在盘陀花上,象征着菩萨的静定和无动乱的状态。作者相信,通过观音菩萨的指引,人们可以实现心灵的觉醒,达到圆融的境界,并满足内心的悲愿,即帮助众生摆脱苦难。

赏析:
《观音赞》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菩萨指引下心灵境界的追寻。诗中的"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以及"燕坐盘陀,不定不乱"表达了心灵超越感官的境界,强调了静心与安定的重要性。而"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则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觉悟的目标,并借助菩萨的力量来满足众生的悲愿。

整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宗教情怀,展示了释法薰对观音菩萨和佛教信仰的虔诚敬仰。同时,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探索了超越现实世界和感官的境界,寄托了对智慧和慈悲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练、深邃的语言和隐喻,呈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