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迤逦自苍然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ěi shān yǐ lǐ zì cāng rá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北山迤逦自苍然,万象鲜明禁火前。
愁裹有诗人不会,栏边虢虢响流泉。
()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山蜿蜒自苍然,
万象鲜明禁火前。
愁裹有诗人不会,
栏边虢虢响流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周湛二上人一同游览西湖北山天竺,晚归时的景色和感受。北山蜿蜒苍然,形态自然,山间万象在禁火前显得清晰明亮。然而,作者内心愁绪缠绕,对于这美景无法用诗句来表达,只能默默地感受。在栏边,流泉发出悠扬的声响,回响在耳旁,增添了一分静谧与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游览北山天竺时的情景。北山被描绘为蜿蜒苍然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自然而不受干扰的状态。万象鲜明禁火前的描写,给人以清晰明亮的感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然而,作者的情绪却与这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愁裹有诗人不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无法抒发的苦闷。这种情感的沉郁与外景的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最后,栏边虢虢响流泉的描述,给人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恬静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北山天竺时的情绪与感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来营造诗意。它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欣赏,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景物描绘得生动而质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与内心的矛盾,从而引发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