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惭疏散为吟诗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cán shū sàn wèi yín sh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每惭疏散为吟诗,说破当知未大奇。
似此误人多少事,如何两鬓不成丝。
()
疏散:①稀疏零落。②分散;散开。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说破:说破shuōpò[reveal;tellwhatsthreallyis]把隐秘的事情或意思用话揭示出来说破真相
大奇两鬓: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每自愧空闲无事时,只好吟诗自娱。明白一切都已言尽,却仍未能带来惊奇。这样的迷惑伤害了多少人,为何我的两鬓还未斑白成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释绍嵩的自省和迷惑之情。他承认自己常常感到自己的生活空虚无聊,只能通过吟诗来寻找一些乐趣和满足感。然而,尽管他在诗中表达了许多思想和感悟,但他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带来惊喜或突破性的创新。他感叹自己的诗词只是言之凿凿,无法带来真正的震撼和启迪。

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他的诗词对他人的影响。他意识到自己的文字误导了许多人,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情和麻烦。尽管他的意图是通过诗词来传递思想和美感,但实际上却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结果。

诗末的两鬓不成丝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通过诗词获得真正的思想和智慧的懊悔之情。他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似乎还不够,他的诗词还未能达到真正的境界。这种自我反省和困惑使他感到愧疚和苦闷。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己诗词创作的思考和反思。它揭示了作者对于自己诗作的局限性和不满意之处,表达了他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诗词艺术的渴望和向往。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呈现了作者对自身创作境界的不满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的一种普遍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