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云罨画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山居即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ng shān yún yǎn huà,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独立柴荆外,孤吟四望频。
晴山云罨画,深谷鸟声春。
老觉文章退,闲知气味真。
穷居那敢恨,虚白自为邻。
()
独立,孤吟,四望,深谷,文章,气味,穷居

《山居即事》是宋代释尚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立在柴荆之外,
孤吟自己四处眺望。
晴天山峦如云纹绘画,
深谷中鸟儿唱着春天的歌声。
年老感到文采已退去,
闲暇时悟出真正的气味。
虽然生活在贫穷的居所,
却觉得虚白自成一方邻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释尚嵩在山居中的境遇和心境。他独自站在柴荆之外,孤独地吟咏,并频繁地四处眺望。晴朗的天空中,山峦如云纹绘画般展示在眼前,深谷中的鸟儿欢快地唱着春天的歌曲。年老的诗人感到自己的文采已经退去,但在闲暇时却体悟到真正的气味和滋味。尽管他生活在贫穷的居所,却觉得虚白自成一方邻里。

赏析:
《山居即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心境与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柴荆”指的是山外的地方,诗人独立于这里,表达了与世隔绝的意境。他孤独地吟咏,四处眺望,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晴天中的山峦如云纹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与深谷中鸟儿唱春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诗人在年老之际,感叹自己的文采已经退去,但在闲暇时,却通过深入思考、体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悟出了真正的气味和滋味。这表明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真实的向往,与物质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山居生活的诗意和境界,传达出一种超脱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呈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