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尘俗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fēn chén sú,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玩犀牛,呼小玉。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
我从山水窟中来,自谓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
()
犀牛,风标,尘俗,巴子,鸩毒,簇簇,老人,刮目,山水窟,一生,看不足,不足,幽谷

诗词:《偈颂一百零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昙

【中文译文】
玩犀牛,呼小玉。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
我从山水窟中来,自谓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来自宋代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通过描绘玩犀牛和呼唤小玉的情景,以及描述风标的尘俗之态,表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首先,诗中提到了玩犀牛和呼唤小玉。这些景物和人物可能是作者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琐碎事物,通过对它们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尘嚣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诗中提到的"一种风标,十分尘俗"这句话中。风标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标志或潮流,而它被形容为十分尘俗,显示了作者对俗世之事的厌倦。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的句子。这句描述了勤巴子(指勤奋的人)病入膏肓,而老盐官(指世俗中的权贵)却笑容满面,似乎暗示了世俗中的虚伪和冷漠。

然后,诗中出现了"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的句子。这句表达了云峰老人(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曾经对繁花纷锦的景象感到惊叹和赞叹,以及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从山水窟中出来,并认为自己一生都无法看够这世间的美景。

最后,诗中以"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欣赏之情,表示自己眨眼之间就能看到美景,而云归幽谷,则是指逐渐远离尘嚣,回归宁静之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琐碎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之境的向往。它揭示了一种超然的心态,以及对美景的欣赏和珍惜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