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宝公兮后宝公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送僧参太白痴绝和尚并石溪和尚挂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bǎo gōng xī hòu bǎo gō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
参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
()
说法,玲珑,参寻,宾主

诗词:《送僧参太白痴绝和尚并石溪和尚挂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僧人参太白痴绝和尚和石溪和尚的送别之情。诗中以宝公的形象来喻示僧人,通过宝公的分身说法和十二面门的形象来描绘僧人的智慧和博大。

诗中的“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一句,通过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僧人的智慧和境界。宝公的分身说法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意味着僧人可以同时具备不同的身份和形象,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智慧和教诲。而“在玲珑”的描写则强调了这种智慧的精妙和巧妙。

接下来的“参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一句,揭示了僧人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低尊卑的界限。参太白痴绝和尚和石溪和尚都是僧人,无论是宾主关系还是地位上的高低并不重要,他们共同追求佛法的真理,共同探索修行之路。诗中的“十二面门”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二因缘,表示一切众生都源自同一根本因素,具有平等和共通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对僧人参太白痴绝和尚和石溪和尚的敬意和赞美,强调了他们的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描写将智慧与平等相结合,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同时也启发人们追求智慧和超越个人利益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