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濡松夜气清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lù rú sōng yè qì qī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雨从何来,不离问处。
森罗大千,出乎方寸。
照中之虚,静中之动,衲僧分上常相共。
寒露濡松夜气清,皋禽惊起月巢梦。
()
从何来,森罗,出乎,方寸,相共,夜气,皋禽,惊起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从何来,不离问处。
诗词以雨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和思考。作者提问雨水的来源,意在追问自然界的奥秘,启发读者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本质。

森罗大千,出乎方寸。
这两句表达了宇宙的广袤和无穷,以及宇宙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源自微小的方寸之间。方寸在佛教中意味着心灵的所在,作者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心灵的重要性,暗示人们应从内心寻找真理。

照中之虚,静中之动,衲僧分上常相共。
这句诗意深远,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照中之虚"指的是明亮的镜面,表示心灵的纯净和空灵;"静中之动"指的是内心的安宁和宁静之中蕴含的活力和变化。作者通过对照中之虚和静中之动的描绘,表达了禅宗的境界。"衲僧分上常相共"意味着禅宗修行者和佛教僧侣都应当相互分享这种境界,共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寒露濡松夜气清,皋禽惊起月巢梦。
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露濡松夜气清"表达了寒露时节的凉爽和露水的滋润,突显了自然界的清新和美丽。"皋禽惊起月巢梦"则描绘了一种寂静的夜晚,当月光照耀下,鸟儿被惊动,从巢中飞起。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瞬息和变化的感悟。

《偈颂二百零五首》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禅意展示了释正觉对自然和人生的思索。通过对雨水、宇宙、心灵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鼓励读者思考宇宙的奥秘、内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瞬息。这首诗词让人们感受到禅宗的境界和禅修的价值,具有启发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