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契神於即物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禅人写真求赞》,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miào qì shén yú jí w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怒眉嗔目,枯肠空腹。
面冷莫触,气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於即物
()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怒眉嗔目,枯肠空腹。
面冷莫触,气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於即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禅宗修行者的形象和境界。诗人通过对禅人的描写,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平静和超凡的境界,以及他们对于内心与外物的真实理解。

赏析:
诗的开头,以“怒眉嗔目,枯肠空腹”来形容禅人的神情和身体状态。这里的“怒眉嗔目”表达了禅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而“枯肠空腹”则暗示了禅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

接下来的两句“面冷莫触,气清可掬”,通过描述禅人的面容和气息,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平和和清净。禅人的脸色冷静而不易触动,内在的气息纯净而可感知。

接下来的两句“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将禅人比喻为乘坐仙槎般划过星河,握着玉斧修补月轮的超凡存在。这里的意象描绘了禅人超越尘世的修行境界,将他们与仙人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於即物”,表达了禅人对于法性的真正认识和对于神秘事物的奇妙领悟。禅人通过内心的觉悟,能够超越表象,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与自然、与宇宙达到奇妙的融合。

整首诗词通过对禅人形象和修行境界的描绘,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和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它展示了禅宗思想追求内心平静和觉悟的价值,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