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神如凝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禅人写真求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n shén rú n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
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动而静,虚而应。
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
口角,葛藤,清白,光明,柱杖,般面,专气,如凝,天童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
禅人微笑时,嘴角轻启,喜悦之情显现在眉毛之间。

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他的默然沉思照亮了心灵的深处,而三乘的空性像葛藤一样纷繁。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如同洁白的秋月洗涤着内心,他的光明破除黑暗之夜。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他的拄杖有时横放在膝上,他的独特面貌和表情令人生厌。

动而静,虚而应。
在动中保持静,以虚静的态度应对万物。

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专注于内在的气息,使之柔软而致远,他的神识清澈如同凝固。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他在天童寺中长期停留,却没有丝毫的热衷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人的描写,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柔和、虚静和超越世俗之意。禅人微笑中透露出内心的喜悦,他的默然思考照亮了内心的深处,并指出了万物的空性。诗中进一步描述了禅人的清净与明亮,以及他对黑暗的克服。禅人在行走间保持静思,虚静地面对世界,通过专注内在气息使之柔软而致远。最后,诗中揭示了禅人在寺庙中长期停留却毫无兴趣的状态,显示出他对世俗的超越和超然心态。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境界和禅人的特质,具有深远的哲理和禅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