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然亡痕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妙湛大师求颂》,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g rán wáng hé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妙则不粗,湛则不浑。
妙湛而照,莹然亡痕
云山是主,水月无根。
瘦坐一默,虚融六门。
窍作风籁,华含春恩。
相承个事,子子孙孙。
()
不浑,亡痕,水月,无根,作风

诗词:《妙湛大师求颂》
朝代:宋代
作者:释正觉

中文译文:
妙则不粗,湛则不浑。
妙湛而照,莹然亡痕。
云山是主,水月无根。
瘦坐一默,虚融六门。
窍作风籁,华含春恩。
相承个事,子子孙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正觉写的,他是宋代一位佛教大师。诗中表达了一种境界和修行的理念。整首诗以对妙和湛的描述为中心,描绘了一种清净、明亮的境界。

妙指的是非常精妙、细致的境界,而不是粗浅的表面。湛则指的是清澈透明的境界,而不是混浊模糊的状态。妙和湛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诗中提到的“妙湛而照”,意味着这种境界照亮了一切,使人心灵光明。它如同一滴晶莹剔透的水滴,没有一丝瑕疵。

诗中还出现了云山和水月的意象,表示这种境界超越了具体的形象和根基。云山象征着高远、博大的境界,而水月则象征着无常、虚空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依附于任何特定的事物或地方,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诗中提到的“瘦坐一默”,表达了静坐默念的修行方式。通过静坐默念,人们可以融入这种妙湛的境界,超越世俗的纷扰和威严的门户。

诗中还提到了“窍作风籁”,窍指的是人的感官和心灵,风籁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声音。通过感知自然界的声音,人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妙湛的境界,并体验到其中的春天的恩赐。

最后两句“相承个事,子子孙孙”表达了这种境界的传承和延续的意义。这种修行的境界不仅仅是个人的修行,而是可以代代相传,影响后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妙湛的境界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修行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修行的价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引发人们对于内心净化和超越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