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闻雷慊慊然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颂古一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ǔ nì wén léi qiàn qiàn r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逆闻雷慊慊然,寻常争敢与会宣。
自从六十轻酬后,济北驴名不浪传。
()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逆闻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雷声的敬畏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逆闻雷慊慊然,
寻常争敢与会宣。
自从六十轻酬后,
济北驴名不浪传。

诗意:
这首诗以五逆闻雷的情景为主题,五逆指的是五种罪恶行为。雷声的威力让五逆感到恐惧和敬畏。普通人们则纷纷前来宣扬雷声的威力。自从作者六十岁时轻松追赶上雷声,以后他的名声在济北地区再也没能传扬开来。

赏析:
这首诗以雷声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雷声的景仰和威力的赞叹。五逆闻雷后感到慊慊不安,彰显了雷声的威力和可畏之处。与此同时,普通人则积极宣扬雷声的威力,表现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雷声的赞美。作者自称六十岁时追赶上雷声,暗示他在悟性和理解上已经超越了常人,但他的名声却没有像雷声一样传遍济北地区。这种对雷声和自然的赞美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个人成就的反思。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雷声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掌控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