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有乐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lǐ yǒu lè,诗句平仄:仄仄仄仄。
有礼有乐,有唱有酬。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
有礼,不语,水平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古代礼乐为主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礼乐充盈,歌唱互答。
人们平和而不言语,水流平静而不涌动。

诗意:
这首诗词以颂扬古代的礼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的赞美。其中描绘了礼乐充盈的场景,歌唱者互相回应,展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诗中还通过人们平和而不言语、水流平静而不涌动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宁静、安宁的境界。

赏析: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通过对古代礼乐的歌颂,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光辉和瑰丽。首先,礼乐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和文化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媒介,也是一种秩序和规范的体现。作者通过描绘礼乐充盈、歌唱互答的场景,表达了对这种文化传统的推崇和赞美。

其次,诗中描述了人们平和而不言语、水流平静而不涌动的景象。这种描绘可以被视为一种境界的表现,传递了一种宁静、安宁的心态。人们平和而不言语,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深思,而水平不流的形容,则体现了一种宁静、静谧的自然景观。通过这样的描写,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平和与宁静的哲学思考。

总之,《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以古代礼乐为主题,通过描绘礼乐充盈、歌唱互答的场景,以及人们平和不语、水平不流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对宁静、安宁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辉煌和魅力,又引发人们对内心宁静与平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