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与泥神揩背

出自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gāng yǔ ní shén kāi bè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天不能盖,地不能载。
即之本无,弃权之则在。
无本不无,在即不在。
金刚与泥神揩背,一拶粉碎。
()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弃权不无:犹言有些。
不在:1.在的相反语,专指不在家或泛指不在某处。2.死亡的讳词。3.不在于、不著重于。
金刚:(名)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
粉碎:(形)碎得像粉末似的:瓶子摔得~。②(动)使粉碎:~机|把这些石块再~一下。③(动)比喻彻底挫败或摧毁:~阴谋|~敌人的进攻。

诗词:《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祖钦

译文: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天无法覆盖,地无法承载。即使它本身不存在,放弃权力却在其中。没有本质却并非不存在,存在即不在其中。金刚与泥神一起揩背,一拶粉碎。

诗意: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对天地、存在与非存在的描述,探讨了本质与形式、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的天和地无法完全包容或承载一切事物,暗示了它们的有限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但在放弃权力的过程中,却可以找到一种存在的方式。这种存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本质,却具有某种意义和存在的形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存在与虚无、本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天和地被用来象征广泛的存在,而金刚与泥神的揩背与粉碎则暗示了物质与形式的转变和崩溃。通过这些形象的运用,诗人诠释了一种超越形式与实质的存在状态,以及权力放弃的意义。

这首诗词反映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强调了超越表象和形式的真实存在。它启示人们思考存在的本质和意义,提醒人们不要被物质和权力所束缚,而是要寻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存在和本质的思考,引导读者超越形式和权力的限制,探索真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