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腰斧采荆榛

出自宋代舒岳祥的《十村绝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āo zhāo yāo fǔ cǎi jīng zh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朝朝腰斧采荆榛,博米求盐到海村。
白虎当溪侬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门。
()
朝朝,荆榛,白虎,不畏

《十村绝句》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朝腰斧采荆榛,
每天早晨,我腰间别着斧头去采集茂密的荆棘和榛子,

博米求盐到海村。
我辛勤耕种谷物,为了换取盐巴,奔波到海边的村庄。

白虎当溪侬不畏,
即使面对咆哮的白虎,我也毫不畏惧,

祗愁暴吏打人门。
唯一忧虑的是暴虐的官吏随意殴打人民的命门。

译文中,舒岳祥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社会的不公。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个勤劳朴实、勇敢坚韧的农民形象。他们为了生计不畏艰辛,日复一日地去采集荆棘和榛子,为了换取盐巴,甚至不惧白虎的威胁。然而,他们仍然无法摆脱暴虐的官吏的欺压和殴打,这使得舒岳祥对社会现实感到忧虑和悲愤。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舒岳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他通过揭示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忍受不公的境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在这种对比中,他突出了农民的坚韧和勇敢,同时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痛苦。

《十村绝句》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呈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的不公。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同时展现了农民的勇敢和坚韧。这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作,对于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