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可周寻

出自宋代宋太宗的《逍遥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èng jìng kě zhōu xú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逍遥通大道,物象古从今。
一气无穷极,三才妙更深。
愚迷皆自缚,圣境可周寻
消息存亡理,先忧力不任。
()

《逍遥咏》是宋太宗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通大道,物象古从今。
逍遥:自在无拘束的状态;通:通达;大道:指宇宙间的法则和真理。
诗人通过逍遥自在地通达大道,意味着他超越了时空限制,洞察了古今事物的本质和变化。

一气无穷极,三才妙更深。
一气:指天地间的气象;无穷极:极端无尽;三才:指天地人三才;妙:奥妙。
诗中表达了宇宙间气象的无穷极端,以及天地人三才的奥妙深邃。这种描绘既有自然界的广阔无垠,又有人类智慧的深邃玄妙。

愚迷皆自缚,圣境可周寻。
愚迷:指愚昧困顿;自缚:自我束缚;圣境:指智慧和境界的高尚状态;周寻:自由地徜徉。
诗人认为愚昧的人自我限制而无法超脱,而智慧的人则能够自由地寻找和达到高尚的境界。

消息存亡理,先忧力不任。
消息:指世事变迁;存亡理:生死存亡的道理;先忧力不任:首先担忧,但无力改变。
诗词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生死存亡的道理的关注,但诗人认识到自己力量有限,无法改变这些事实。

这首《逍遥咏》通过描绘逍遥通达大道、一气无穷极、愚迷与圣境的对比以及对消息存亡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类处境的思考。诗人在表达对智慧和境界的推崇的同时,也坦然面对生死存亡的现实,展现了一种豁达和深邃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