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差池二纪馀

出自宋代苏颂的《送周尹郎中守梓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hé chā chí èr jì yú,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曾携佳句使淮隅,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
()

《送周尹郎中守梓潼》是苏颂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苏颂送别周尹郎中的场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携佳句使淮隅,
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
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
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
送君因复动归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苏颂送别周尹郎中的场景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他曾与郎中一同往淮隅(指地名)赏诗,一起享受文化的乐趣,共度美好时光。他们的交情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经历了许多离合和变迁。

接着,诗人描述了郎中的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他早年是豸冠(古代官员冠帽的一种)三院(指衙门)的贵人,后来升任官职,在丹地(指官宦居住的地方)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时间匆匆流逝,郎中也已经老去。涪城(古代巴蜀地区的一个城市)又领受到了铜鱼契(官职的一种象征),在锦里(指锦衣卫的驻地)驰马车奔波。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他们都已经年老,因此诗人决定送郎中归乡。

整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岁月的流转。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和岁月的思考,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在离别之际,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将他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凝聚于诗中,令读者感受到离别时的无奈和感伤。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苏颂的诗词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使读者能够在感受离别之情的同时,对人生的变化与岁月的流转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