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鱼不乐水

出自宋代苏籀的《大父令赋捕鱼》,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yú bù lè shuǐ,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
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
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
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
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
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
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
钓竿,无遗

《大父令赋捕鱼》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
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
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
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
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
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
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捕鱼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个智慧深沉的老人在溪边捕鱼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思。诗中通过捕鱼的过程和幽人的心境,寄托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束缚和痛苦的反感。

赏析:
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老人在溪边捕鱼的情景。寒鱼不喜欢水,遇到溪流就依附,这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溪边的老人深得智慧,但鱼却不知晓。老人既不设置网罟,也不使用钓竿,而是徒手捕鱼,却能将鱼一一收入囊中,这展示了老人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诗中的幽人在买鱼回家食用时,也怜惜鱼儿的愚昧。诗人认为,如果鱼早知道被烹煮和剖开的痛苦,宁愿留在自由的溪流之中。这个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认为大多数人都像被困在外物的羁绊中一样。然而,诗人提到了李斯和庄子,暗示了他们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独立,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由、智慧和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同时也指出了大多数人被外物所困的现实状况。它饱含了哲理和思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宋代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