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书在眼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晨兴有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áng tóu shū zài y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落霜如雪,风回水正冰。
百思劳夜梦,多病晨怯兴。
世事甘牢落,心期独战兢。
床头书在眼,且莫负寒灯。
()
回水,世事,心期,独战,床头,莫负,寒灯

《晨兴有叹》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清晨醒来时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月落霜如雪,风回水正冰。
百思劳夜梦,多病晨怯兴。
世事甘牢落,心期独战兢。
床头书在眼,且莫负寒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的场景。月亮已经落下,地面上的霜像雪一样洁白,风吹动着水面,水已结成冰。作者在夜间辗转反侧,思虑繁多,做了许多梦,而且身体多病,所以清晨感到疲倦和怯懦。然而,尽管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作者仍然坚定地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战战兢兢的心态。在床头,一本书摆在眼前,作者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不要辜负寒冷的灯光。

赏析:
《晨兴有叹》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作者清晨醒来时的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清晨的寒冷和宁静,以及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中的月落霜如雪、风回水正冰,用几个简短的词语勾勒出了冬天早晨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态度。他在夜晚历经百般思虑和病痛的折磨,清晨醒来时感到疲倦和怯懦,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坚持和希望。诗中的“世事甘牢落,心期独战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战战兢兢,透露出他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坚韧。

最后两句“床头书在眼,且莫负寒灯”,是作者的自勉之语。床头的书籍提醒着他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生命的机会。寒灯的光亮在清晨的寒冷中显得尤为珍贵,也象征着作者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约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清晨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