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役竟何事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舟中晚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yì jìng hé sh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
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
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

《舟中晚思》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船中河上夜晚思考的景象和情感。

诗中描绘了山区的寒冷依然残存,江村的夜晚很容易变得昏暗。梅花和雪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树影隐约可见,仿佛半藏在云端之中。远方的征役已经结束,壮志怀抱的人们又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呢?船帆没有遭受损坏,自信满满地驶向了长江的荆门,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长啸。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山区寒冷和江村夜晚昏暗的感知。梅花和雪色的混合象征着寒冷的氛围,树影在云端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神秘的感觉。远方征役的结束象征着战乱的平息,而壮怀谁与论的表达则凸显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船帆没有受损,象征着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啸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晚上在船中的思考和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给读者。这首诗给人以思索和启发,让人回味无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