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君已足不称王

出自宋代徐钧的《赵武灵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ēng jūn yǐ zú bù chēng w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宗周削弱列侯强,僭拟谁知有陛堂。
独有武灵知大节,称君已足不称王
()
削弱,僭拟,陛堂,独有,称王

《赵武灵王》是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赵武灵王宗周削弱列侯的强势举措,却被质疑其是否配得上王位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赵武灵王

朝代:宋代
作者:徐钧

宗周削弱列侯强,
僭拟谁知有陛堂。
独有武灵知大节,
称君已足不称王。

译文:

赵武灵王

宗周削弱了列侯的势力,
擅自行动,谁知是否能得到上天的认可。
唯独武灵王明白大义,
称君的地位已经足够,但是否配得上王位?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赵武灵王为题材,探讨了他在削弱列侯势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疑虑和挑战。宗周指的是周朝的宗室后裔,他们的势力强大,而赵武灵王试图削弱他们的地位。然而,他的行动被视为僭越,被怀疑是否有资格拥有王位。诗人通过表达赵武灵王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和对王位的思考,探讨了权力与合法性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武灵王的思考和怀疑,呈现了一个复杂的政治局面。赵武灵王试图削弱列侯的权力,表现出他对国家大义和治理的关注。然而,他的行动却引发了人们对他是否配得上王位的质疑和疑虑。

诗词中的"宗周削弱列侯强"表达了赵武灵王试图削弱宗周后裔列侯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僭拟谁知有陛堂"则表明他的行动被视为僭越,引发了对他是否有资格拥有王位的质疑。

然而,在这个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赵武灵王显示出了他对大义的理解和辨别力。"独有武灵知大节"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自省和慎重,他明白自己的行动是出于对国家和民众的考虑。"称君已足不称王"则表明他自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君主已经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否真正配得上王位仍然是个问题。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武灵王的内心挣扎和对权力与合法性的思考,揭示了权力与道义之间的冲突和复杂性。它提醒人们在权力的追求中要保持谦虚和慎重,同时也反思了统治者在面对挑战和质疑时的应对之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