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著山中意悄然

出自宋代杨公远的《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ō zhe shān zhòng yì qiǎo r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

诗词:《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是宋代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朝别匆匆二月天,
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
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
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
说着山中意悄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公远在黄山中离别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天空的变化、鸟鸣的声音以及书信的传递,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与亲友相聚的愿望。诗篇末句以“山中意悄然”作为总结,表现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物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山中生活的热爱。诗词开篇即以“朝别匆匆二月天”揭示了离别的匆忙,给人一种急促而无奈的感觉。接着,通过“回眸两见月亏圆”这一景象,表达了离别后对月亮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绪。

诗词中的“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描绘了鸟鸣声和书信传递的场景,使诗词更具生动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词的情感层次,也展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每逢骚客论心处,说着山中意悄然”表达了作者与知己相聚时的心情,以及在山中与骚客交流时的默契和心灵共鸣。这种心境和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