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羲驭更迟迟

出自宋代杨时的《春波亭上》,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liú xī yù gèng chí ch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城头飞盖映朝晖,向晚游人兴未移。
安得鲁阳酣战手,为留羲驭更迟迟
()
朝晖,向晚,游人,安得,酣战

《春波亭上》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春天早晨城头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思念之情。

诗意:《春波亭上》通过描绘城头飞盖、向晚游人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早晨的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和对战争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城头飞盖映朝晖,
向晚游人兴未移。
安得鲁阳酣战手,
为留羲驭更迟迟。

这首诗通过描写城头飞盖映照着晨曦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城头的游人在黄昏时分仍然滞留,表明他们对这样美好景色的欣赏和迷恋。

接下来的两句“安得鲁阳酣战手,为留羲驭更迟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鲁阳”指的是鲁阳之战,而“羲驭”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徐福,他是传说中发明了船舶和指南针的英雄人物。这两句诗意呼应,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英雄事迹的向往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英雄,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暗示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景和抒发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英雄人物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这种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综合描绘,使得《春波亭上》成为了一首富有情感和意蕴的诗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杨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