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日荒怠

出自宋代于石的《感兴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yì rì huāng dà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愚公欲移山,精卫欲填海。
嗟乎智力穷,山海元不改。
春秋更战国,仁义日荒怠
近趋管晏功,远受仪秦诒。
杨墨骋邪说,申韩祸无罪。
孔孟生其间,迂阔谁复采。
群嚣竞纷纭,智力几百倍。
山崩海可竭,吾道固长在。
()

《感兴二首》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诗意深沉而哲理丰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愚公欲移山,精卫欲填海。
愚公心怀壮志,希望移山以开辟道路;精卫也怀有壮志,希望填海以扩大领土。
嗟乎智力穷,山海元不改。
然而人的智力是有限的,无法改变山川和海洋的本质。
春秋更战国,仁义日荒怠。
历经春秋战国时期,仁义之道逐渐荒废。
近趋管晏功,远受仪秦诒。
近代追求权谋的管仲和晏婴,远古效法尚礼的周公和仲尼。
杨墨骋邪说,申韩祸无罪。
杨朱和墨子宣扬邪说,申不害和韩非子遭受不公正的祸害。
孔孟生其间,迂阔谁复采。
孔子和孟子生活在世间,他们的思想被人们广泛采纳。
群嚣竞纷纭,智力几百倍。
纷乱喧嚣的世界,智者的智力超过常人几百倍。
山崩海可竭,吾道固长在。
山崩塌陷,海水枯竭,但我所信奉的道义却依然存在。

这首诗以愚公欲移山和精卫欲填海的故事为引子,通过对不同时代智慧和道义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困境和智慧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引用,暗示了智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即使面临困境和挑战,智者所坚守的道义和智慧依然存在,从而反映出作者对人类智慧和道义的乐观态度。

该诗通过对历史和哲学的思考,以简洁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道义的思索,展现了他对人类的关怀和对智者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和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意境和艺术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