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四山静

出自宋代于石的《我从山中游》,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chū sì shān jì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我从山中游,归来林壑暝。
涧水冻不流,月出四山静
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
徘徊踏明月,倚杖看松影。
()
归来,不敢,孤鹤,徘徊,明月,松影

《我从山中游》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游山归来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

译文:
我从山中游,
归来林壑暝。
涧水冻不流,
月出四山静。
柴扉不敢敲,
恐惊孤鹤醒。
徘徊踏明月,
倚杖看松影。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游山归来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冬夜的寂静景象。诗中的意象给人一种宁静、冷寂的感觉。诗人回到山林之中,发现涧水已被严寒冻结,无法流动。然而,此时月亮升起,四周的山峦静谧而宁静。诗人感到自己回到了一个安静而祥和的环境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冬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寂静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寒冷的冬天,山中的涧水已经冻结,不再流淌。但与此同时,月亮的升起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感觉,整个山谷静谧无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徘徊,抵达家门时,不敢敲门怕惊醒孤独的鹤。他依靠着拄杖,倚靠在门旁,静静地欣赏着明亮的月光和松树的倒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安宁宁静之地的向往。诗中的山水与季节的描绘,以及诗人对月光、松影的感受,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借以传达诗人的感慨和哲思。整首诗气氛宁静,给人一种静谧悠远的意境,让读者可以在诗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山林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