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间色识新枝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麦秀三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huáng jiàn sè shí xīn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用过其才愧弗宜,但于牧养要张施。
未应拙政才兼月,森出来牟过两岐。
长短异形垂美穗,青黄间色识新枝
悬知瑞应由明主,自是丰年属圣时。
()
弗宜,张施,拙政才,出来,长短,异形,青黄,新枝,自是,丰年

《麦秀三岐》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用过其才愧弗宜,
但于牧养要张施。
未应拙政才兼月,
森出来牟过两岐。
长短异形垂美穗,
青黄间色识新枝。
悬知瑞应由明主,
自是丰年属圣时。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谦虚和对农业的关注。作者自称用自己有限的才能来从事农业,虽然觉得自己不太应该这样,但他仍然努力地照料着牧养的事务。他认为自己的政治才能还未能得到应用,而在农田中,麦苗却蓬勃生长,超过了两个交叉口。他观察到麦苗的生长情况,不论长短,它们都垂挂着美丽的穗子,青绿和黄色之间有着不同的色彩,可以辨认出新生的枝条。作者意味深长地表示,如果有明智的统治者,就会知道这是一种瑞兆,预示着丰收年景的到来,这是属于圣明时代的特征。

赏析:
《麦秀三岐》以农田为背景,通过对麦苗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才能和农业的思考。诗中的"用过其才愧弗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并不应该在农田中从事牧养的工作,但他仍然尽力去照料。"未应拙政才兼月"暗示作者的政治才能尚未得到应用,而在农田中,麦苗却茁壮成长,超过了两个交叉路口,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自省。

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对麦苗的长短、穗子的美丽以及青绿与黄色间的细微差别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细节的关注和熟悉。作者以农作物的生长来寓意社会的发展和丰收的预兆,通过"森出来牟过两岐"来形容麦苗的茂盛,传达了丰年的喜悦和盼望。

最后两句"悬知瑞应由明主,自是丰年属圣时"表达了作者对明主的期望,认为只有明智的统治者才能理解这种瑞兆,才能创造出丰收的年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农田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对政治与农业的对比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