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事了乞身归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jiān shì le qǐ shēn gu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间事了乞身归,想见萧然闭户时。
钟鼎山林元不二,惟公全德两无亏。
()

诗词:《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人间事了乞身归,
想见萧然闭户时。
钟鼎山林元不二,
惟公全德两无亏。

诗意:
这首诗词是袁说友写给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的四首跋文。诗人表达了对于忠靖公的赞美和敬意,以及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扬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靖公的深深敬佩之情。首句“人间事了乞身归”,表明忠靖公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向往归隐的心境。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忠靖公的向往之情,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他在山林中平静自在的闭户生活,与他一同分享宁静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钟鼎山林元不二”,表达了忠靖公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将其比作山林中的宝钟和宝鼎。这两个象征着尊贵和权威的物品,暗示着忠靖公的崇高地位和非凡才华,使人们对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一句“惟公全德两无亏”,表达了诗人对忠靖公的赞美,认为他的道德品质完美无缺,才德兼备,没有任何缺点和瑕疵。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忠靖公的崇敬和对他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忠靖公的高尚形象和卓越的才华,给人一种静谧、庄重而又崇高的艺术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