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苦夜短

出自宋代张九成的《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午窗坐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ù yuè kǔ yè duǎ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竹风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
年老,飞花,柳生肘,万事,古今,颓然,北窗,两手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午窗坐睡》是宋代张九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老目飞花,
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
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
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
竹风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
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
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
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
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
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
醉眠成二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坐在午后的窗边沉睡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眼睛都模糊了,心思如同柳枝一样轻飘飞舞。他认为万事皆如梦幻一场,无论古今,都是如此虚幻。六月的夜晚显得短暂而苦涩,而午后的白昼却过得漫长久远。他颓然坐在北窗下,听着竹子在微风中静谧地摇曳。沉沉地陷入迷糊,宛如陶醉在美酒之中。他感觉自己的睡乡宛如日月长久,而自己的寿命却有限,就像椿树一样,生命短暂而脆弱。他的身躯存在,却如同蝉蜕一般虚幻,内心的精神则像朽木一样枯槁。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都变得混沌不清,他正处在一个梦境中,无法再受到外界的影响。他认为即使在梦中,也有思考的存在,而没有梦的状态才是真正纯净的。他想呼唤李白,与他一起醉卧,成为两位醉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午后的沉睡状态,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对比,如眼睛模糊与柳枝飞舞、六月苦夜与午昼久长、竹风休两手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梦境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虚幻世界的拷问。他认为人生如梦,荣辱得失都是虚幻的,只有内心的思考才是真实的存在。最后,他想与李白一起醉卧,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人生和梦幻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虚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对比,以及流畅的语言表达,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超越尘世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