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掩闺后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杂曲歌辞·新别离》,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hūn yǎn guī hò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
杏花,别离

中文译文: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寂寞之情。诗人手中拿着杏花枝,象征着离别前的美好时光,但仍然未曾真正经历离别。黄昏过后,关上门的那一刻,诗人的内心寂寞无比,只有自己明白身处离别之中的孤独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手持杏花枝的形象,将离别前的美好与离别后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黄昏掩闺后,意味着诗人即将经历离别,这是离别时刻最为痛苦的部分。诗人通过将个人感受和心灵状态内化,赋予了诗词更为深刻的意义,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寂寞。这首诗给人一种酸楚、回味的感觉,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