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苍梧不复归

出自唐代顾况的《杂曲歌辞·竹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zi cāng wú bù fù gu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
复归,竹枝

《竹枝曲》中文译文:
帝子苍梧不再归,洞庭湖上荆棘烟飞。
巴人夜晚唱着竹枝曲,我的心在猿声渐渐消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位帝子离开苍梧不再归来的情景,以及在洞庭湖边荆棘烟飞的景象。接着描述了在夜晚,巴人们唱着竹枝曲,听着猿声的时候,作者的心情犹如我的心在猿声中渐渐消散。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帝子苍梧不再归来,洞庭湖上的景色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巴人夜晚唱竹枝曲,猿声渐稀,诗句中的巴人唱竹枝曲与猿声渐稀的描绘,增添了一丝忧郁与幽寂的感觉。

整首诗以孤寂的意境为主线,表达了人生的离愁别绪和无法抵挡的岁月流转。同时,通过反复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突出了主观情感和写实景物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况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