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蕃邸化龙初

出自唐代李乂的《享龙池乐第八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 jiā fān dǐ huà lóng ch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
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蕃邸化龙初
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
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
四人,源流,君王,称象处,绿藻,自有,神灵,滋液,云物,史官

中文译文:
星星点点的人们住在城里,
水从源头流入成万顷的泽国。
魏国的君王有一座名叫“象处”的宫殿,
晋国的庄园化作了一条新生的龙。
青蒲草暂时像在游弋的梁马,
绿藻看起来仿佛在宴会上的镐鱼。
这片土地自有着神秘的力量,
每年有云彩和万物记载在史官们的书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龙池。诗人通过描绘当地的自然景色和传说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他使用了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流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龙池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描绘了青蒲和绿藻交错的景色,使诗人的笔触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诗句中的寓意和比喻,将青蒲比喻为游弋的梁马,将绿藻比作宴会上的镐鱼,使诗句更加形象鲜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认为这个地方具有神奇的力量,每年都有云彩和万物被地史官记录下来。这一段文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重视之情,既展现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历史的热爱和敬意。

总体来说,《享龙池乐第八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感悟,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乂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