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玉楼香

出自唐代崔颢的《岐王席观妓(一作卢女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 fā yù lóu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
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
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
金屋,拂匣,临镜,歌舞,君王

岐王席观妓(一作卢女曲)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
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
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诗意:
《岐王席观妓》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宫廷景象,柳树在金屋中垂下,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花朵绽放在玉楼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他还提到了调笙和炙簧两种乐器,显示了宫廷中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以歌舞的姿态,为君王献上最美好的表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宫廷春天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浪漫的感受。通过描写柳树垂下、花朵绽放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鲜活的气息。而提到的乐器调笙和炙簧,则展示了宫廷中艺术和音乐的繁荣。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希望以歌舞的姿态来献给君王的愿望,展现了他对宫廷文化的热爱和对君王的忠诚。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词句、鲜明的意象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美好的春景和宫廷的繁荣景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崔颢朗读
()